秋季是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黃金季節(jié)。隨著溫度的下降,蒸騰量降低,移栽過程中樹木不易失水;植物落葉前將枝葉中的有機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向下運輸貯存于根部,有利于移栽后創(chuàng)傷的恢復;而此時地溫尚高,根系繼續(xù)生長,萌發(fā)新根。相較于春季移栽,秋季移栽的時間也更充足,自樹木落葉至土壤封凍前均可進行。秋季移栽若措施得當,便可達到超高成活率。

移栽的時間
針葉樹移栽宜早不宜遲,闊葉落葉樹待大量落葉后移栽,但不能太早,因為太早的話氣溫尚高,樹木的蒸騰量還很大,而樹木根系在受損后,吸收水分的能力不強,形成水分吸收和蒸騰不平衡,從而導致樹木死亡。移栽時間一般在10月下旬至12月中上旬,最遲在封凍前栽完。對于青桐、國槐、法桐等落葉較早的樹木, 10月下旬即可進行移栽,但松樹宜在大寒前后移植。

移栽的技術
1、修剪枝葉
樹木定干時需整形修剪,秋冬季節(jié)樹木蒸騰量雖已明顯降低,但適當修剪,對提高樹木的成活率非常有幫助。根據(jù)樹木的生態(tài)習性和觀賞需求來進行修剪,可疏剪和短截相結合,在保證樹木成活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地保留枝條,以利于觀賞。對于較大的傷口涂抹“創(chuàng)可平”來進行殺菌防腐保護。
2、適當深栽
秋季栽植樹木時,深度應略比春季栽植的樹木深一些。因為冬季氣溫較低,如果栽植過淺,極容易造成樹木根系凍害。另外,秋季樹木深栽也利于新根的萌發(fā)。其栽植深度應該高于樹木根莖部原土痕的5至8厘米,第二年春天結合澆凍水,再將表土撥開,這樣既利于樹木冬季根系的生長,保證成活率,也利于樹木在春季抽生新芽。移栽后土要踩實,防止冬季大風造成失水。
3、施足底肥
秋冬季移栽樹木,施用有機菌肥可有效提高地溫,減少根際凍傷;粒粒橙是高端生物有機顆粒菌肥,能改良土壤結構和營養(yǎng)環(huán)境,增加有機質(zhì)含量,使土壤疏松透氣,保水保肥,促進新根生長。

秋季施肥時要注意一個問題,我們平時在給樹木施肥時,都要求肥料一定要腐熟發(fā)酵,而秋天栽植樹木時,則可以施用一些未經(jīng)腐熟的肥料,但這些肥料不能直接與栽植土混合在一起,應該施放在穴底,其上覆蓋25厘米左右的栽植土,這樣的肥料,在腐熟過程中,能產(chǎn)生一定的熱量,可有效提高地溫,利于新根噴發(fā)。
4、促使發(fā)根
樹木落葉后上部停止生長,但根系在土溫尚高的條件下繼續(xù)生長,且冬季只要凍土層不厚,下層根系仍在生長。移栽時做好促根措施,澆灌微生物菌劑“沃君寶”+菌根肥“根飛揚”促使根系生長,激發(fā)大量新生根系,調(diào)節(jié)土壤,補充營養(yǎng),快速復壯根系。每套兌水500-1000公斤,在澆三次定植水時一同灌入。

5、樹穴消毒
樹木移植中若不對樹坑進行土壤消毒處理,會很容易使樹木根系受到土傳病菌的入侵,導致爛根現(xiàn)象的出現(xiàn),影響樹木成活。現(xiàn)在很多移植地土壤環(huán)境并不友好,多為工程垃圾土,污染嚴重,土壤中潛伏著大量的土傳病菌,而樹木根系被斷根后傷口將是病菌入侵的最佳途徑。移栽中的樹木抵抗力弱,極易遭受危害。對于污染土壤,應用全效土壤改良劑“地倍力”沖施或澆灌,能降解有毒有害物質(zhì),調(diào)節(jié)土壤理化性質(zhì)和酸堿度,很好修復和改良土壤。

在樹木移栽時,土球包裹物一定拆除,否則將影響根系與土壤的結合能力;影響根系的萌生和下扎;草繩包裹不去除的話還易引發(fā)根腐,導致樹勢衰弱甚至死亡。樹木移栽后,使用“根付消”或殺菌藥肥“琳海健安”,配合生根劑一起灌根,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,防止樹木根部腐爛,提高移栽成活率。

6、澆足透水
樹木移栽后要迎接漫長的冬季,長時間的冬季風,會帶走樹體內(nèi)的水分,造成很多樹木在冬季發(fā)生抽條。所以,秋季栽植澆水至關重要。水一定要澆透,使土壤吸足水分,讓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。但傳統(tǒng)澆定根水的方法是從上往下澆,從外往里澆。這樣澆水往往樹木難澆透,還易造成土壤板結。
改進澆水方法:“從下往上澆,從里往外澆”。
具體做法:在塑料水管頭部接上長約 1 米左右的硬水管,向下插入土層深處澆水,澆水時,用硬水管在土球外周圍插若干個孔澆水,使水下滲,同時也讓樹穴內(nèi)空洞隨著水的流動而填滿,使水土和土球密結。
澆水時間:新栽樹木后要澆三遍水,第一次澆水在移栽當日,水要澆透。在第一次灌水后,應檢查一次,發(fā)現(xiàn)樹身倒歪應及時扶正。第二次水距頭水時間為3-5天,澆第二次水,生根劑可一同灌入。第三次水距二水7天左右,每次灌水都需圍堰慢慢灌滿。

如果栽后遇雨可根據(jù)實際情況來決定澆水的次數(shù)和澆水量,間隔天數(shù)也根據(jù)實際需要及移栽早晚來定,若恰逢初冬時(土壤晝化夜凍),可結合澆凍水一起進行,達到供應水分和越冬保護的雙重目的。
栽后防寒措施
秋季移栽后是漫長冬季,一定要做好冬季的防寒保暖措施,經(jīng)過斷根移栽,根系還沒有完全恢復,抗寒能力弱,如果保暖措施不到位,樹木很容易被凍傷、凍死。
保護措施
1、常規(guī)防寒:對于較耐寒的樹種,秋栽后可采取寒前灌凍水、根頸培土、覆土、樹干涂白、纏草繩等防寒措施。
2、覆膜防寒:對不太耐寒的樹種,可采取覆膜法,先用草繩纏干,然后進行覆膜,從頂一直套到樹根頸部。樹穴也可覆蓋地膜,增加地溫。
3、樹干涂白:樹干涂白是樹木秋冬季的必要養(yǎng)護措施,尤其新移栽的樹木,更要做好保護,樹干涂白后可防止樹皮凍裂,防枝干抽條,防早晚霜襲擊,起到保溫防寒、防凍裂傷并美化環(huán)境的作用。

(樹干涂白劑讓樹木安全越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