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很多客戶反饋紅葉石楠長出的葉片非常的小,很長時間葉片都張不開。反觀看看隔壁養(yǎng)護區(qū)域的紅葉石楠的新葉生長都十分健康,葉片鮮紅,葉片展開也比較大。

通過現場葉片查看屬于薊馬危害導致葉片皺縮,因為薊馬幼體較小,往往在葉片背面進行銼吸式危害,葉片無法正常展葉,嚴重影響紅葉石楠的正常生長,同時也失去了紅葉石楠特有的景觀效果。

拓展補充月季也容易受薊馬危害,導致葉片皺縮變形。

(月季葉片受害狀)
薊馬的一生經歷卵、若蟲、偽蛹和成蟲4個階段,屬于過漸變態(tài)發(fā)育類型。
薊馬具有趨嫩性,常以盛開的花和嫩梢為危害對象,薊馬為銼吸式口器,銼破植物表皮組織吮吸其汁液,取食植物的新梢、新葉、嫩芽、嫩莖、花和幼果等幼嫩組織,危害嫩梢嫩葉造成嫩梢嫩葉卷曲變硬。

1、葉片、嫩梢受害
嫩葉嫩梢變硬卷曲枯萎,葉面上有密集的小白點或長條狀斑塊,后期葉脈變黑褐色,受害嫩梢節(jié)間變短,生長緩慢。
葉背面出現長條狀或斑點狀黃白、銀灰色斑塊,后期斑塊失綠、黃枯、葉脈變黑褐色,葉片逐漸皺縮、干枯。


2、薊馬除了直接危害植物以外,還傳播病毒病。
危害時間
北方地區(qū):7月下旬-8月下旬進入危害高峰期,到10月仍有危害。主要危害新長出的葉片,薊馬吸食危害后,導致嫩葉失去光澤,出現卷葉,小葉等不良現象。因其個體較小,日常養(yǎng)護過程中容易忽略,部分會因為沒有及時發(fā)現蟲體導致對于葉片問題的誤判,認為是生長營養(yǎng)不良導致的,從而錯失較早防治時間,導致植株危害嚴重后才進行防治。

薊馬難以防治原因
1. 體型微小:薊馬體長通常在 0.5 到 2 毫米之間,非常小,容易隱藏。
2.繁殖速度快:薊馬從卵到成蟲僅需14天,世代重疊,一年發(fā)生7-8代。
3. 生活習性特殊:薊馬具有趨嫩性,喜歡危害植物的幼嫩部位,如芽、花、嫩葉等。而且薊馬多在夜間或清晨活動,白天常隱藏起來,給防治帶來不便。
4.抗藥性強:由于長期使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,薊馬容易產生抗藥性。建議復配使用藥劑。
5.防治時機難以把握:薊馬的發(fā)生具有一定的隱蔽性,等到發(fā)現危害時,往往已經比較嚴重。而且薊馬的生長發(fā)育階段不同,對藥劑的敏感性也不同,防治時機難以準確把握。

防治措施
1、日常養(yǎng)護管理
早春清除苗下雜草和枯枝殘葉,集中燒毀或深埋,冬季使用三將軍(石硫合劑)消滅越冬成蟲和若蟲。加強肥水管理,促使植株生長健壯,增強植株抗性。
2、物理防治
薊馬具有趨藍屬性,可以設置藍色粘板,誘殺成蟲,粘板高度要與植株持平。
3、化學防治
防治薊馬的藥劑:噻蟲嗪,噻蟲胺、吡蟲啉、啶蟲脒、呋蟲胺、乙基多殺菌素、阿維菌素、聯苯菊酯、甲維鹽、吡丙醚、螺蟲乙酯等;薊馬抗性高、發(fā)生嚴重的地區(qū)也可使用兩種左右混配(觸殺+內吸),或增加用藥次數。
推薦使用:一貫桿翠每瓶兌水300公斤進行噴施防治,嚴重的間隔3-5天,連續(xù)噴施兩次。
噴施防治注意事項:
a、薊馬除了在植株上危害之外,有部分薊馬還存在于土壤當中,因此在防治的時候除了上部噴霧防治之外,一定要注意同時噴地面!
b、薊馬危害導致葉片皺縮,干枯,加之薊馬體型較小,不易發(fā)現,而且危害產生的斑痕不可逆轉,所以薊馬防大于治,以預防為主。
c、薊馬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,建議在下午打藥。
d、不同藥劑要輪換使用,以減緩抗藥性的產生。
4、全面長效防治方案
方案1、使用藥肥施從安進行撒施,5層包衣緩控釋技術長效防控各類刺吸式害蟲,肥的作用同時補充植物生長所需營養(yǎng)。
方案2、使用一貫亞士利或者一貫介終進行根部施藥,澆灌或者沖淋即可有效防治此類害蟲。藥劑超長的持效期可在蟲害還未發(fā)生前使用,進行全面長效防控,避免薊馬爆發(fā)危害造成葉片營養(yǎng)丟失,導致皺縮,干枯;同時避免病毒病傳播危害,使植株健康生長。